1:消毒药的消毒效果持续不要太久,最理想是;消毒药杀了菌就马上自然消失,对水和水体的生物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不是药效长就好,而恰恰相反,消毒效果太长的消毒药往往是对水体和水里生物产生副作用最多的药品。
2:残留药物或者消毒药的代谢物消毒容易清除,比如氯制剂就可以用大苏打明确的清除。
3:分析病情再用药,不要滥用消毒药,避免失去抢救时间甚至加重病情。
水产养殖比较常见的失误是把非生物性感染的疾病不加分析就习惯性的归纳到弧菌、病毒身上。这时候使用消毒药往往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加快了疾病的发展,导致重大的损失。目前对虾养殖过程中,有许多环境引起的疾病,本来可以通过水质改良或者营养强化就可以解决,可习惯性的用药方式却带来了失误。所以对虾疾病一定要细分析,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措施上策。
如何提高消毒药在水产养殖中的效率
消毒药的消毒效果,会很明显的受水体有机物(也就是肥和瘦)的干扰,越肥的水,消毒效果越受影响。甚至在有机物太多的池塘中,会在消毒的第三天出现弧菌又再如旧超标的现象,导致有弧菌杀之不绝的感觉。这里不一定是消毒药的问题,更多的是由于水体太肥、非常适合于包括弧菌在内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原因。
所以:在考虑到水质对微生物的影响,在评价一个措施是否能够确切控制弧菌和其他微生物时,不能够就仅评价消毒当天弧菌是否减少,而应该最好做一个连续的动态观察,连续保持弧菌等微生物不升高才能够如实的反映出措施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