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养殖水底生态需要足够的溶氧
水体底层的氧化分解耗氧量大,占养殖水体总耗氧量的40%,而正常生长条件下,鱼及其他水生生物耗氧只占12%。
2、水底溶氧高促进物质快循环
水体底层含有大量的死亡藻类、浮游动物尸体以及残饵、粪便等,有氧条件下,能加速它们的氧化分解,促进水体有机物质循环。同时,高溶氧还是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的催化剂。在养殖中后期,调节水质,使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等,理论上讲,这些有益菌种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分解水体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但为什么有时候效果不好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有益菌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池底溶氧太低,不但活菌制剂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还会造成或者加剧鱼的缺氧,甚至死亡,所以,养殖水体充足的溶氧是推动和加速物质循环的前提。
3、水底高溶氧能使有害物质无害化
底质的变化是导致水质变化的条件,良好的底质条件是水质稳定的基础,所以改水必先改底,而改良底质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增加底层溶氧量。
底层丰富的溶氧加速有害物质无害化——使氨氮下降、硫化氢消除、酸碱度稳定、化学耗氧量下降。有资料显示,将1000克氨氧化成硝酸盐需要消耗4570克氧,在水体溶氧低于3毫克/升时,硝化反应受阻,而低溶氧常常处于水体中下层,同时,溶氧下降导致二氧化碳(CO2)量上升,结果使pH下降,对鱼也非常不利。
4、高溶氧的水底能抵御不良气候的影响
抵御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突袭,需要无害化的水底,就算遭遇自然灾害袭击,也不会因水底理化因子急剧变化而形成强烈的应激反应,那是因为水底经常性高溶氧的作用。
5.水底高溶氧能降低饲料系数
许多鱼类习惯水底摄食,有资料显示:当溶氧为1.6毫克/升时,鱼摄食减少,饲料系数比溶氧为2.24毫克/升时高一倍。如果水底溶氧极低,鱼类不摄食,沉底饲料不被利用,饲料系数升高。溶氧影响消化率,溶氧高消化率高,相应饲料系数降低。